武漢市洪山區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用心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

2021-11-17 15:56:29 作者: 來源:
分享到: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武漢市洪山區把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痛點難點問題,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標準,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聚焦民生短板,在“精準”中發力

結合“五個圍繞”重點任務要求,以構建高品質大學之城、高質量創新發展核心動力區為總目標,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精準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

區領導領辦實事項目36項,全區處級領導班子成員領辦實事項目396項,涵蓋教育、醫療、住房、養老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各方面,著力破解該區優質醫療資源短缺、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體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重點難題。

承辦市級重點項目2個,其中“緩解白沙洲、楊春湖片區優質醫療資源短缺問題”項目,投資約56.1億元建設3家三甲醫院,預計年底前2家醫院完成主體結構封頂,2022年底投入使用;1家醫院完成墊層建設,2023年底投入使用。“優化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項目,已累計提供崗位5.5萬余個,扶持大學生創業項目167個,預計年底前全部完成。

各單位堅持以實際成效作為評判標準,切實增加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推進全區22個小區居民住宅二次供水改造項目取得立項批復并全部開工。成立疫苗接種專班,按天制訂接種計劃表,嚴格落實疫苗全流程管控措施,做到疫苗全程可追溯,疫苗來源可查、去向可追。

各街鄉召集黨員“搶單”認領服務崗位、開展志愿服務,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各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清潔家園活動,舉辦銀齡樂居活動,邀請律師入駐調解居民矛盾。

堅持以上率下,在“示范”中推進

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一把手”工程推進,區委書記帶頭先行一步、先做一層,堅持“一線工作法”,先后7次到現場調研督辦。

區“四大家”領導班子堅持直接抓、親自管,帶頭開展走訪調研,聽民情、解民憂,集中解決企業發展、社區改造、交通出行等突出問題。

各單位領導班子成員根據分工,深入一線,實地踏勘,明確項目清單,主動認領實事,制訂工作計劃,明確時間進度、質量標準。堅持從自身做起,率先垂范,嚴格落實“一崗雙責”責任,帶頭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開展走訪調研,問需、問計于民,層層傳導壓力,層層抓好落實,推進實踐活動落實落細。

通過各方聯動,在“協同”中增效

強化橫向協同、縱向聯動,構建齊抓共管、運轉高效新格局。如“幫扶對口企業”實事項目,多個相關部門共商共議,確定實施方案。“緩解優質醫療資源短缺問題”實事項目成立專門督辦機構,專職對接院方、施工方,確保全流程監督配合,同時列入人大政協重點議提案,多方發力,形成項目建設合力。

各單位扎實開展各項實踐活動,不斷優化辦理水平,打造實事長效品牌。建立移動上門小組,為特殊困難個人上門服務,做到了群眾有需求,單位就上門。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通過“洪山普法”抖音平臺,推出45部“一分鐘普法”系列短視頻,全面提升普法傳播性。打造“洪山·微稅里”服務平臺,轉變稅收征管方式,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

建立長效機制,在“引領”中提質

圍繞6項重點任務,明確7項工作職責,成立10個區級巡回指導組,以“到現場看、見具體事、聽群眾說”推進項目落實。召開工作推進會5次,建立過程管理、進度評估、群眾評議、項目驗收機制,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建立考評機制,出臺《黨史教育計分考評細則》,將辦實事成效納入全面從嚴治黨專項考評,確保落到實處。

依托“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注重總結經驗,形成長效機制,不斷推動為民服務長效化、常態化、制度化。如通過實地調研、分析研判,擬定了《關于建立容錯免責機制激勵干部干事創業的實施辦法(試行)》;從“辦成事”的角度,出臺《行政審批慎否機制》,在辦事過程中審慎否決,切實回應群眾需求;再如“黨建引領老舊小區高質量服務高效能治理”項目,制定《洪山區小區黨群服務驛站建設規范》,精準打造紅色驛站;“針對少數民族開展漢語普通話培訓”項目,建設常態化語言培訓班,定期組織課堂教學,持續推進;“優化大學就業創業服務”項目,通過人才超市直播帶崗活動,擦亮“大學之城就業節”品牌。通過廣泛挖掘家住社區醫生和黨員志愿者,組建社區“樓棟醫生”醫療隊,為老人開展長期醫療服務。(武漢市黨史學習教育辦公室 洪山區黨史學習教育辦公室)

分享到:
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风|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推油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看片LUTUBE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