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一輛輛掛著“送暖心煤上門 解群眾燃眉之急”橫幅的拉煤車,開往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蘇布爾嘎鎮敖爾給乎村,為全村農牧民免費發放“暖心煤”。
“沒有政府送煤,我們今年就燒不起煤了。”趕在天氣大幅降溫之前,村民蘇占林收到3噸“暖心煤”,解了心頭“燃煤”之急。今年63歲的蘇占林,靠種地、養羊、養雞生活,老兩口一年收入5萬多元。蘇占林說,往年10月下旬,村民就開始囤煤準備過冬,“去年也就500多元一噸”。
然而今年,盡管已經臨近立冬,眼瞅2000多元一噸的煤價,蘇占林遲遲沒舍得買,過冬大約需要3噸煤,要是花費6000多元買煤“很吃力”,他期盼煤炭降價,也盤算著實在不行就少買一點,“再燒些木頭”。
10月以來,國內煤價持續上漲。據了解,即便是全國產煤大市之一的鄂爾多斯市,農牧區市場上每噸煤價也相繼突破1600元、1800元,而運距遠一點的周邊盟市煤價甚至突破了每噸2000元,煤炭價格的上漲讓許多靠燃煤取暖的農牧民面臨較大的生活支出壓力。
眼看天氣漸冷,不少農牧民也像蘇占林一樣,還在觀望煤價,尚未儲足冬季取暖煤。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副局長張占軍了解到,“可能有的地方2000多元買一噸煤,有的農牧民就不買了,有的就少買一點。”
10月下旬,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準格爾旗、伊金霍洛旗、東勝區等地政府紛紛發出倡議,號召當地煤炭企業和社會各界,為群眾提供平價煤或捐贈免費煤。該倡議得到了數百家煤礦企業和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
據悉,從10月31日起,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向全旗125個村委會、約兩萬戶農牧戶、4.5萬人,免費發放約6.5萬噸“暖心煤”,按照常住農牧民及困難群眾3噸/戶的標準陸續發放。
“鄂爾多斯部分旗區的做法,既緩解了群眾的‘燃煤’之急,又可起到抑制過高煤價的作用,有利于煤炭行業的良性發展。”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局長王金豹說。
10月31日,內蒙古自治區決定為農牧民冬季取暖提供每戶不低于兩噸的平價煤,確保農牧民冬季取暖有煤燒、買得起,讓農牧民溫暖過冬。決定要求,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負責協調落實農牧民冬季取暖用煤的煤源;內蒙古產煤盟市農牧民用煤,由本盟市落實解決;自身供應能力不足的盟市農牧民用煤,由鄂爾多斯、呼倫貝爾、錫林郭勒等煤炭主產區幫助解決。
王金豹表示,內蒙古作為北方高寒地區,保障人民群眾冬季取暖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對于煤價問題,王金豹介紹,內蒙古自治區要求各盟市農牧民取暖用煤價格按不同煤種熱值,在2020年10月底坑口價基礎上上浮不超過20%。由內蒙古各盟市承擔主體責任,成立工作專班,全流程負責物流配送、市場銷售和價格監管。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的數據,2020年10月,內蒙古全區動力煤平均坑口結算價格為240.91元/噸,全區電煤平均購進價格為221.21元/噸,折算為標準煤(7000大卡)后平均值為439.91元/噸。按照平價煤的價格要求計算,即便是購進價格有所上浮,今年冬天,內蒙古農牧民供暖煤炭的平均價格也不會超過600元。(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