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創立的百年歷史,是一部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也是一部黨為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提高執政能力、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大力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的歷史。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反腐敗萌芽
1926年8月,中共中央擴大會議發布《關于堅決清洗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這是迄今發現的我黨的歷史上第一份反腐敗文件。
1927年4月,黨的五大選舉產生了黨內維護和執行紀律的專責機關——中央監察委員會,標志著黨的紀律檢查制度的創立,使反腐敗斗爭在體制上有了依托。
1932年5月,瑞金城外一聲槍響,曾是共產黨員的瑞金縣葉坪村蘇維埃主席謝步升因貪污打土豪所得財產等罪行,被執行槍決。黨在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后,反腐敗的第一聲槍響,震撼了整個蘇區。
1941年至1942年,是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后中國敵后抗戰最為困難的時期,也是延安經濟最困難的時期。但一個叫肖玉璧的老紅軍,卻利用擔任陜甘寧邊區清澗縣張家畔稅務分局局長的職務之便,貪污大洋3000多塊。被稱為延安時期第一貪污案。案發后,1941年12月,肖玉璧因貪污腐敗被陜甘寧邊區人民法院判處死刑。肖以自己有功,不服判決,要找毛澤東辯解。毛澤東態度堅決,擁護法院的死刑判決。并說:“誰要腐敗,我毛澤東就割誰的腦袋!我毛澤東若是搞腐敗,人民就割我毛澤東的腦袋!”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反腐敗開啟
1949年1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關于成立中央及各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決定》,成立了由朱德等11人組成的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到1950年底,全國大部分地、縣級以上的黨委均建立了紀律檢查委員會,使得執政后的中國共產黨處理黨組織和黨員違反黨章黨紀的工作有了專門負責機構,從制度上加強了紀律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實行精兵簡政、增產節約、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的決定》,發動群眾徹底揭露一切大中小貪污事件,開展“三反”斗爭。查出河北省天津地委書記劉青山,天津地委副書記、專員張子善利用職權盜用、貪污公款總計達171.6272億元舊幣,1952年2月二人被判處死刑。毛澤東親批死刑,不準求情。此案之后,1952年4月,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部反貪污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貪污條例》公布實施。
“新中國反腐敗第一大案”,嚴懲了劉青山、張子善,向全國人民表明,中國共產黨絕不容忍利用執政黨地位謀取私利的腐敗現象,貪污腐敗分子一經發現,不管資格多老、職務多高,一律嚴懲不貸。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反腐敗斗爭力度加大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恢復重建紀檢機關,選舉產生了以中央政治局常委陳云為第一書記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極大地提高了紀檢機關地位。1987年6月,國家監察部正式成立,標志著我國行政監察體制的恢復、確立。1993年2月,實行黨的紀檢機關和政府行政監察機關合署辦公,標志著紀檢監察工作進入新階段。
改革開放后“反腐敗第一案”:原廣東汕頭地委政法委員會副主任、曾任海豐縣委書記王仲,利用職權侵吞緝私物資、受賄索賄共計6.9萬余元,1983年1月17日被依法執行死刑。
王仲是1949年入黨的“南下干部”,對黨有功。1982年8月被捕后,如何懲處意見不一。時任中紀委第一書記陳云高度關注此案,他指出:“在我們改革開放的關鍵時刻,如果不依照黨紀國法進行懲處,對我們打擊經濟領域嚴重犯罪活動的斗爭,對我們的改革開放都是不利的。”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針對腐敗現象大量滋生蔓延的嚴峻形勢,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也不斷加強。中央紀委先后查處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成克杰(執行死刑)、江西省副省長胡長清(執行死刑)等一批腐敗分子,極大地震懾和遏制了腐敗現象的蔓延勢頭。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入新時代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召開,將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對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雷霆萬鈞之勢,高壓反腐,“打虎拍蠅”。僅黨的十八大召開后的5年間,就有省軍(部)級以上黨員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被立案審查。其中,十八屆中央委員、候補委員43人,中央紀委委員9人。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后,紀檢監察機關不松勁、不停步、再出發,持續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向世人宣誓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的堅強決心!
與此同時,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建設不斷加強,為反腐敗斗爭提供了法治保障。黨的十九大把黨的十八大以來管黨治黨形成的系列重要理論成果寫入黨章。包括“堅持依規治黨、標本兼治,堅持紀律挺在前面”,“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等。修訂了《紀律處分條例》《巡視工作條例》,出臺了《黨內監督條例》《問責條例》等黨內重要法規。
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頒布《監察法》,組建國家監察委員會,紀檢監察機關深入開展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三轉”工作,聚焦紀檢監察主責主業,實現了黨統一指揮,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全覆蓋的權威高效的權力監督制度和執紀執法體系,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不斷向縱深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面從嚴治黨是一場偉大的自我革命。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定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清除了黨的肌體上的毒瘤,凈化了黨內風氣和政治生態,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擁護支持。黨風廉政建設永遠在路上,作為一個百年大黨,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作者 河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李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