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清晨,吃過早飯后,青州市王母宮經濟發展區王母宮社區居民李景華就來到新建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京劇票友們切磋交流。自服務中心啟用以來,李景華每天都會來這里,和票友們一起唱唱戲、聊聊天。
王母宮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不僅設有為老年人服務的棋牌室、書畫培訓室、圖書閱覽角、愛心廚房,還有社區黨群服務、公共文化、社區警務、物業服務、人才企業服務等機構,輻射周邊7個居民小區1.5萬余名居民。“家門口休閑娛樂辦事實現一體化,方便得很。”李景華說。
為全面開展網格化管理,使社區服務、維穩延伸到居民區,青州市將建設4處標準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列入今年政府承諾為民辦好的實事之一。目前,該市王府街道的偕園、北門社區,益都街道的卞萬社區,云門山街道的紅廟社區,王母宮經濟發展區的王母宮社區等5處標準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已全部建設完成,超出承諾目標。
青州市今年精準發力、守好底線,持續完善城鄉服務設施,健全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把短板加快補齊,努力辦好各項民生實事,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服務更加有溫度,幫扶更加有力度,困難群眾生活也更加有盼頭。益都街道的魯沐青是市里目前確定的200多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之一,平時的生活由年邁的奶奶照顧。今年1月份,小沐青的救助保障標準再次提高10%,每月的救助金增加到1500多元。這些錢解決了小沐青幼兒園入學費用問題。
青州市不斷健全完善救助制度,穩步提升救助保障水平,基本生活兜底保障安全網越織越密。在2021年1月將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供養、孤兒、困境兒童、殘疾人“兩項補貼”等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標準提高10%的基礎上,自11月1日起,又將城鄉低保標準每人每月分別提高25元、45元,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每人每月分別提高131元、54元。截至10月底,全市累計發放各類救助金1.05億元,3萬余名困難群眾直接受益。
此外,青州市還按每人每年30元標準,為23126名持證殘疾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為793名符合條件的殘疾學生和貧困殘疾人子女及在定點機構康復訓練的殘疾兒童發放市、縣兩級補助金108.901萬元;對符合條件的189名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下撥279萬元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款。
救助保障水平穩步提升,教育、醫療、養老等重點民生領域惠民舉措也在穩步推進。青州市通過“政府補一點、社會捐一點、集體籌一點、自己拿一點”的模式,全面建設老年人公益助餐點3處,解決老年人“一餐熱飯”問題。“一項項惠民實事相繼完成,踐行了政府承諾,提高了群眾幸福指數,群眾對政府滿意度不斷提升。”青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宋偉偉說。
(本報記者 石如寬 本報通訊員 劉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