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史力行辦實事 不斷提升不動產登記服務水平

2021-11-17 15:50:07 作者: 來源:
分享到:

不動產登記涉及經濟社會方方面面,事關企業和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安徽省自然資源廳黨組認真貫徹落實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化學史力行,以始于群眾需求為導向,終于群眾滿意為目標,不斷提升不動產登記服務水平,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為企業和群眾“辦好一件事”為標準,全力推進“不動產登記提升行動”

經過連續幾年的“打底筑基”和一路探索創新,安徽省不動產登記正全面進入加速提質增效期。2018年以來,省自然資源廳黨組著眼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以為企業和群眾“辦好一件事”為標準,在全省部署持續開展“不動產登記提升行動”,制訂了77項任務清單,抓整合、建平臺、提效率、強服務。同時,發揮優化營商環境評價“指揮棒”作用,以提升行動的77項目標任務為基礎,完善2021年全省營商環境評價財產登記指標體系,持續推進不動產登記向更高水平邁進。2021年,“不動產登記提升行動”工作被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列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省級重點民生項目。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按照省委領導的批示要求,發揚釘釘子精神,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聚焦不動產登記提質增效與化解歷史遺留問題,從深化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集成應用、推動更高層次“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推廣使用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一窗受理”更規范、持續精簡申請材料、辦理環節更精減、加快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七個方面,嚴格按照任務部署和時間要求,強化工作舉措,精心組織實施。從今年9月份組織的第三方評價結果看,不動產登記提升行動成效顯著。

——效率更高。全省各地實現不動產一般登記3個工作日內辦結、生產制造企業抵押登記1個工作日內辦結,查封登記和異議登記即時辦結。各市、縣正在積極探索實行“交地(房)即交證”模式,進一步方便企業和群眾。深化登記金融協同,各地不動產登記中心向商業銀行延伸服務網點并深化服務內容。在法院設立不動產查解封服務專窗和線上查控平臺正在有序推進。

——材料更減。積極推進部門信息互通共享,打破信息“孤島”,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依托省、市政務服務平臺,與稅務、公安、市場監管等多部門實現“信息共享”,從而實現不動產登記的相關材料或信息能夠直接通過信息共享獲取,避免申請人重復提交。全省95%的登記大廳啟用電子證照服務。

——環節更少。全省所有市、縣不動產登記大廳全部實現線下“一窗受理、并行辦理”,88%的登記大廳實現線下線上集成統一的“一窗受理”平臺,登記、交易、稅務一體辦理。同時,全省已有94%的登記大廳實現水、電、氣等配套服務的聯動過戶。會同稅務、財政部門積極推進不動產登記稅費“一卡清支付”,減少辦理環節。全省16個市本級已實現非住宅繳稅評估系統上線運行。

——服務更優。省級“互聯網+不動產登記”統一服務平臺已上線試運行,16個市本級和85%的縣級登記大廳實現“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抵押登記全程網上辦,不動產抵押登記、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等高頻事項實現“跨省通辦”,不動產權證書可免費郵寄送達。全流程網辦、全天候申請、全地域通辦、無紙化辦理、零次跑的“網購式”服務模式正在實現,服務企業和群眾零距離成為現實。

2021年5月全省營商環境財產登記評價結果顯示,不動產登記環節由2019年的2.4個減少到1個,平均材料數由8.75件減少到4件,平均耗時由4.42個工作日減少到0.77個工作日。黃山市不動產登記“綜合創新示范”工作經驗做法被自然資源部推薦進行推廣。合肥市不動產登記錨定“四減”,再造辦事流程等創新舉措得到全國營商環境評價充分認可,在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經驗交流會議上作典型發言。

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為己任,依法穩妥積極高效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2020年11月,省委、省政府在全省部署開展解決房地產領域歷史遺留“難辦證”問題專項治理工作。2021年5月,自然資源部黨組要求加快處理因歷史遺留問題導致的不動產“登記難”問題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登記發證工作。省自然資源廳黨組高度重視,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自然資源部的決策部署,把兩項工作有機統一,當成重要政治任務來抓,著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依法、穩妥、積極、高效解決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難辦證”問題。出臺《安徽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妥善處理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的指導意見》。會同省紀委監委機關、省司法廳、省住建廳、省信訪局等部門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指導各地積極創新工作舉措,完善制度機制,采取容缺辦證、并聯審批、下沉窗口、開辟綠色通道等措施,集中解決了一大批歷史遺留“難辦證”問題。截至今年9月底,除因群眾自身原因未辦證的以外,已為群眾辦理不動產權證82.21萬套,辦證數占排查問題總套數85.66%。此外,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對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登記發證工作,采取主動服務、特事特辦,于2020年12月底在全國率先提前完成任務,全省26775宗全部登記發證,給了搬遷群眾一顆“定心丸”。

在此基礎上,針對信訪群眾反映強烈的集體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逾期未安置問題,省自然資源廳主動作為,省紀委監委跟進指導監督,省、市聯動,相關部門協同,延伸工作環節,鞏固拓展“難辦證”專項治理工作成效,開展“難安置”問題專項治理。實施《鞏固拓展“難辦證”問題專項治理成效開展集體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難安置”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部署各地依托“難辦證”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專班和機制,到2024年4月底前,將用三年時間,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房屋征收逾期未安置突出問題。全省共梳理排查“難安置”問題項目1716個,涉及群眾33.13萬戶、房屋53.31萬套、面積5159萬平方米。截至9月底,已完成治理項目56個,涉及群眾11517戶、房屋16373套、面積153.12萬平方米。

以強化隊伍履職盡責為靶向,堅持刀刃向內鍥而不舍推進作風建設

省自然資源廳黨組聚焦履職盡責,持續推進不動產登記領域作風建設。2021年3月,為抓好中央巡視反饋意見整改及省委新一輪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鞏固“干事創業精氣神不夠,患得患失,不擔當不作為問題”整治成果,省自然資源廳黨組結合自身實際,在全省自然資源系統部署開展了以房地產領域歷史遺留“難辦證”問題為鏡鑒強化擔當作為教育專項行動。堅持問題導向,以點帶面,舉一反三,立足全省自然資源管理職責,對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在依法有效履職、善于擔當作為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差距,進行全面系統地檢視反思。深化思想教育。對標對表,深入查擺自身在思想政治、精神狀態、工作作風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教育引導黨員干部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領會新時代、新思想、新目標對自然資源改革發展的新要求,從思想深處強化為民服務宗旨意識,強化使命意識和擔當精神。系統梳理排查。針對歷史遺留“難辦證”問題,分析“安置房建設手續不完善”“未竣工驗收”“規劃建設手續缺失”“違反規劃用地建設條件”“開發企業資金鏈斷裂”“開發企業主體滅失”“責任人失聯”七類問題原因,全面梳理排查在用地審批、規劃許可、土地供應、開發利用、執法監察、登記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找準癥結,對癥下藥,實現“批、供、用、補、查、登”全業務鏈條依法履職盡責到位。構建長效機制。為避免歷史遺留“難辦證”問題復發重演,16市均出臺加強房地產領域管理長效機制。一方面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等協調解決機制,常態化推進歷史遺留問題解決;一方面強化源頭防范、過程監管、后果懲戒全鏈條管理,從用地、規劃、工程建設、開竣工、交付、信用管理等方面,明確各部門監管職責,實行聯審聯辦聯管聯批等方式,加強統籌,實現對房地產開發項目全過程、全環節、多方位監管。9月,針對國務院大督查發現的外省少數地方不動產登記人員違反廉潔紀律的案件,專門部署全省不動產登記人員作風建設,要求各單位深刻吸取教訓,重視警醒,引以為戒,堅決防止類似問題發生。突出靶向施策,綜合采取教育引導、完善制度、充實人員、創新服務、監督問責等措施,進一步完善不動產登記管理長效機制,鍥而不舍抓好不動產登記人員作風建設,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過硬、紀律嚴明的不動產登記隊伍,不斷提升不動產登記服務質效和群眾滿意度。

分享到:
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风|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推油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看片LUTUBE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