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生水起逐浪高——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述評

2021-12-02 17:52:34 作者: 來源:
分享到:

“過去幾年來改革已經大有作為,新征程上改革仍大有可為。”

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發出堅定不移將改革推向深入的號令。

憲法修改、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雄安新區建設、擴大對外開放、鄉村振興等一連串重大改革連續推出,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深化學前教育改革等改革探索陸續推開,自貿試驗區改革、審批服務便民化等改革舉措接續推進……

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弘揚改革創新精神,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全面深化改革新的舉措一茬接著一茬,新的聲勢一浪高過一浪,一幅風生水起、蹄疾步穩的改革畫卷躍然如見。

“始終牢記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親自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承前啟后、接續奮進,改革大業邁入新階段

改革推進到今天,比認識更重要的是決心。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的目標,如今已完成過半。

越是進入倒計時,越是來到深水區,就越需要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改革精神。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向“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圍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要求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戰略部署,掀開了中國改革濃墨重彩的新篇章:

改革決心更堅定。黨的十九大再次強調要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將“全面深化改革”列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明確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涵。

改革思想更明確。黨的十九大總結過去5年歷史性變革,對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重大突破作出集中闡釋。作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最根本成就,在推進改革實踐基礎上形成的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指導全面深化改革乘勢而上、攻堅克難。

改革方向更清晰。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深化金融體制改革……黨的十九大就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作出部署。

改革腳步更有力。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創新型國家、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全面開放、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美麗中國、全面從嚴治黨等方面,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158項改革舉措。

改革,這一中國共產黨的鮮明旗幟和當代中國的時代特征愈加鮮亮。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如既往,把改革這件大事牢牢抓在手中,重要改革親自部署、重大改革方案親自把關、改革落實情況親自過問,先之勞之、率先垂范,引領全面深化改革開創嶄新局面。

把準改革發展之脈。2017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的前提下,在經濟體制改革上步子再快一些。推進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同時抓好已出臺改革舉措落實。黨的十九屆一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動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要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進程,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統籌推進各領域各方面改革。

謀定守正出新之策。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明確提出三個“不能變”,進一步強調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的原則。會議同時提出,按照黨中央確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著力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保持工作力度和連續性,有計劃有秩序推進落實。

再啟攻堅突破之局。2018年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首次亮相,向全黨全社會釋放了以更大力度、更實措施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強烈信號。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指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全面啟動,標志著全面深化改革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改革將進一步觸及深層次利益格局的調整和制度體系的變革,改革的復雜性、敏感性、艱巨性更加突出,要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統籌領導,緊密結合深化機構改革推動改革工作。

善為精準發力之舉。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上的重要指示精神,《黨的十九大報告重要改革舉措實施規劃(2018-2022年)》對158項改革舉措進行梳理,列明牽頭單位、改革起止時間、改革目標路徑、成果形式等要素,形成了未來5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施工圖”,立下“確保到2022年全面完成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標任務”的軍令狀。

“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的題為《開放共創繁榮 創新引領未來》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深刻總結40年來中國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積累的寶貴經驗,鄭重宣示新時代開啟加強中國同世界交融發展新畫卷的堅定信念和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

幾天前,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金磚國家工商論壇上,習近平主席指出:“潮流來了,跟不上就會落后,就會被淘汰”,提出了全力推進結構性改革,消除一切不利于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充分激發創新潛能和市場活力的現實路徑。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正如習近平主席向世界所宣示的:“中國改革開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夠成功!”

“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攻,一個難關一個難關地破”

——黨的十九大以來,一系列改革部署布局更大、起點更高、勇氣更強,全面深化改革呈現新氣象

改革越深入,矛盾越凸顯,迫切需要從更高層面開啟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

面對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接力探索、接續奮斗,要弘揚改革創新精神,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力量,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突破。

這是更謀長遠的改革大布局——

2018年3月11日下午,熱烈的掌聲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

黨的十九屆二中全會在黨的歷史上首次以一次全會專門討論憲法修改問題,在準確把握我國憲法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基礎上,為這次憲法修改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這次憲法修改,把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載入國家根本法,把黨和人民在實踐中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果上升為憲法規定。

如果說憲法修改是為更深遠、更全面的改革部署奠定的根本基石,那么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則是對制約各項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的精準出擊。

2018年5月的最后一天,整合了人社部、國家發改委、民政部等部門相關職責的國家醫療保障局正式揭牌。至此,在不到3個月時間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確定的25個應掛牌的新組建或重新組建部門,全部完成掛牌。

為從根本上解決黨和國家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面臨的職責重疊、分散交叉等問題,早在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就要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對深化機構改革進行調研。

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全面深化改革向著“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不斷奮進。

這是更高起點的改革再出發——

2018年,海南經濟特區迎來而立之年。

30年前,黨中央決定海南建省并成立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使海南從一個邊陲海島發展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

30年后,海南邁步從頭越。

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鄭重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第二天,《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正式發布,提出27項具體舉措,以海南為新標桿,向世界展現中國更高起點推動改革開放的新藍圖……新定位、新戰略、新布局,賦予了海南未來無限的創新發展空間。

海南的改革再出發貫穿于30年悠悠歲月中,雄安新區的改革再加速則只在短短一年間。

多次深入考察、反復調查研究,從提出“多點一城、老城重組”思路,到論證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載地,習近平總書記對設立雄安新區的戰略思考不斷深入,構想逐漸變為現實。

設立一年多來,雄安新區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深化財政、金融、科技管理、“房地人”管理等體制改革,努力打造創新發展示范區。

從南海之濱到未來之城,放眼中華大地,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國擴大開放的改革舉措更加堅定,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抓緊籌備落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全國辦理出入境證件“只跑一次”、建立“一帶一路”商貿和投資爭端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吸吮著40年改革開放積蓄的豐厚養分和過去5年改革積累的寶貴經驗,黨的十九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站上更高起點:

在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基礎上,十九屆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再推湖長制,嚴格湖泊水域空間管控,加強湖泊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進一步推進政府治理方式的深刻變革,中央深改委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通過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這是更涉險灘的改革攻堅戰——

精準脫貧是黨的十九大確定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贏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攻克深度貧困,正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中之重。

2018年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以更有力的行動、更扎實的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貧困的難中之難、堅中之堅。

十九屆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貧困村駐村工作隊選派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直指一些地方出現的駐村幫扶中選人不優、管理不嚴、作風不實、保障不力等問題,從健全體制機制入手,確保貧困村駐村工作隊選派精準、幫扶扎實、群眾滿意。

黨的十九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攻堅克難的改革舉措一個接一個:

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同時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設立上海金融法院,增設北京、廣州互聯網法院,不斷適應新經濟新業態發展形勢;推進政府購買服務第三方績效評價,提升財政資金效益和政府公共服務管理水平;開展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督察工作,確保統計數據真實準確……

這是更惠民生的改革新指向——

2018年2月,十九屆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全文公布。半年來,多個省份出臺具體實施方案,涉及數億農民生活質量的改革迅速從頂層謀劃落實為張張施工圖。

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黨的十九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始終遵循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把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重點難點問題作為改革突破口。

——向著優質公平目標,教育改革在統籌城鄉教育一體化、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等基礎上,進一步向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深化學前教育改革等拓展。

——立足分級診療、醫藥分開、基本醫保全面聯網等醫療改革基礎,黨的十九大以來推出進一步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等改革舉措,緩解看病貴、看病難。

——繼此前大力推行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全面解決無戶口人員落戶問題等改革舉措后,黨的十九大后開始探索租賃房屋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進一步打破人口自由流動的壁壘和羈絆。

從養老到醫療,從教育到就業,從經濟發展到社會事業……黨的十九大以來,一系列改革舉措精準出擊,始終向著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標邁進。

“站在新的起點謀劃和推進改革,關鍵還是要真抓實干”

——黨的十九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既對黨的十八大以來部署的改革任務緊抓不放、掛牌督戰,又對新的改革任務加速推進、落地見效,全面深化改革打開新局面

“一定要有求實精神,真刀真槍干。”十九屆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新階段狠抓改革落實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十九屆中央深改領導小組和中央深改委已經召開的5次會議相關新聞稿中,“落實”一詞高頻出現16次。

“要拿出實實在在的舉措克服形式主義問題”“要把調查研究突出出來,把存在的矛盾和困難摸清摸透,把工作做實做深做好”“激發制度活力,激活基層經驗,激勵干部作為,扎扎實實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為抓好改革落實提供了根本遵循。

設立自貿試驗區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部署的重大改革舉措之一,從上海開始,自貿試驗區試點不斷擴圍,改革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一步一個腳印地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更好服務全國改革開放大局。

2018年3月28日,中央深改委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三個方案,進一步深化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伴隨著改革任務陸續推出,抓改革落實始終是黨中央和各地區各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也以此推動一系列重大改革落地生效:

價格改革圍繞“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政府不進行不當干預”的方向多點開花、縱深推進,既形成了頂層設計,又在醫藥、能源、交通、水電乃至景區、專車等諸多領域逐步放開,企業運行成本、政府管理成本、民眾生活成本大大降低。

農村土地改革以“盤活土地資源,激活農村潛力”為落腳點,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等一系列重大制度創新接續推進,催生出鄉村振興的巨大內生動力。

產權制度改革把“有恒產者有恒心”寫進中央文件,給各類市場主體投資創業吃下“定心丸”,也讓更多的創新創業熱情不斷迸發:過去7年,我國專利申請量始終居世界首位;過去不到兩年,全國有13萬個村組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安徽完成改革的試點村集體資產一年增值39.4%。

當然,“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

對于黨的十八大以來部署的改革任務,黨中央明確要求,“已經推出改革方案的要狠抓落實,還沒有完成的改革任務要緊抓快干,已經落實方案的還要鞏固改革成果”。

突出重點、掛牌督戰,改革督察真刀真槍進一步推動改革落地生根——

改革推進到哪里督察就跟進到哪里。

今年5月底,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啟動。至7月7日,6個督察組對10省區完成督察進駐,共受理有效舉報3.8萬余件,各地問責4305人。

扎實落地、抓出成效,改革不斷深化為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注入新動力、讓人民群眾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速6.8%,連續12個季度穩定在6.7%至6.9%的中高速區間。

研究機構認為,新動能的加速培育,源自簡政放權、降費減稅等改革措施釋放的活力。而市場預期總體向好,則受益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

良好的改革發展態勢和持續推進的改革開放進程,也得到世界積極回應。中國美國商會《2018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74%的會員企業計劃于2018年擴大在華投資,這一比例為近年來最高。

改革的成效既寫在中國經濟的“顏值”上,也寫在人民群眾不斷收獲的笑臉上。

2018年3月,中央深改委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指導意見》,推動這項改革在各地落地開花,極大方便了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

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推動更多居民健康“守門人”提供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和轉診、預防保健等一體化服務。

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推動營造潛心研究、追求卓越、風清氣正的科研環境。

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充分調動國有企業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

越來越多的改革成果已經觸手可及。

2018年,黨中央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156項任務。要把藍圖變為現實,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的“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不斷推深做實,形成更加濃厚、更有活力的改革氛圍。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使命呼喚新作為。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立足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筑牢的堅實根基,在不斷邁入深水區的壯闊進程中,改革大業一定能夠乘風破浪、一往無前,續寫新時代的壯麗新篇。

據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

分享到:
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风|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推油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看片LUTUBE在线观看